當你睜開眼睛卻只看見一片漆黑,是什麼感覺。目前全球約有三千九百萬人受失明所苦,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後天失明。他們因為疾病或意外,下半輩子都必須生活在黑暗之中。不過一項新的科技,卻有可能為這些盲胞重新帶來光明。美國加州的研究團隊,研發出植入式仿生眼。患者先接受手術,將晶片植入視網膜,接著靠外接的攝影機跟眼鏡,將影像轉成電子脈衝,刺激視神經跟大腦視區。目前在歐洲多國已經有好幾例成功案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在今年1月核准仿生眼植入手術。一名住在密西根州的55歲男子,幸運成為全美第一位接受手術的男性患者,一起來看看他重見光明的感動時刻。 影片文字: 我失去視力的那年31歲,當天正要去接我的孩子,結果出了車禍,我七歲時被診斷出眼疾,失明的生活困難重重,有的時候你簡直就像隱形人一樣,我足足花了五年才從悲傷中走出來,對於許多後天失明的盲人來說,當眼前的光與影逐漸褪色時人生也從彩色陷入黑暗。盲胞自身無法承受劇變親友的震驚,徬徨跟無助不僅對病況於事無補也讓盲胞陷入萬丈深淵。 不過現在有項新科技的誕生讓盲胞重燃了希望,羅傑龐茲今年55歲,他14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色素性視網膜炎這種遺傳性疾病,隨著病患年齡增長逐漸侵蝕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羅傑的視力就像緩緩拉上的布幔,一點一滴從一片光明化為漆黑,一開始是夜盲症,接著視野漸漸變狹窄。到了最後,就像身處隧道中往外看一樣,羅傑的病情每況愈下,到了40歲時,正式被醫師診斷為全盲。 他的病況讓身邊的親友感到絕望,不過他自己卻始終相信總有一天能夠重見光明。羅傑說:「我不知道要花多少年,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到,但我堅信我絕對會重拾視力。」 羅傑的期待沒有落空,美國加州的研究團隊2007年研發出植入式仿生眼,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卻以眼部構造精密複雜、植入手術風險太高等理由遲遲不肯核准這項造福盲胞的手術。倒是德國、義大利跟澳大利亞相繼出現仿生眼植入成功的案例,這讓羅傑終於在2014年1月成為全美第一位接受仿生眼植入手術的患者。 醫生將一片小小的晶片植入羅傑的視網膜上,羅傑以後得隨身攜帶一台攝影機跟特製眼鏡,當攝影機捕捉影像後會自動轉成電子脈衝刺激視神經,再直接向大腦傳遞訊號。羅傑的手術相當成功,經過一個月的休養後,他終於第一次戴上裝備,戰戰兢兢的等待測試成果。醫療人員啟動裝置。羅傑說:「我說,剛剛螢幕上是不是有光閃過,他們說對啊!接著我抬起頭看到頭上也有一盞燈,然後我環視整個房間,一共有三盞燈。我把三盞的位置都一一指出來。」 這是羅傑15年來第一次看見亮光,他激動不已、感激涕零。不過接下來一連串的腦部復健卻是苦差事,羅傑現在得拋棄用觸覺辨物的習慣,重新訓練用大腦辨識眼睛看見的物體,復健的過程就像學一門新語言,患者必須重新訓練腦部學習如何辨識看見的物體。研究人員說:「這個是圓形,很好--所以你要對應下面哪個圖案?中間有個圓圈的,很好--」羅傑每個星期都得坐六個小時的車往返醫學中心復健,還得忍受頭痛等副作用,不過對羅傑來說能夠再一次看到心愛的家人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羅傑說:「這實在是讓人欣喜,我可以辨別出面前的人影,我也可以看到我的孫子在房裡跑來跑去。他才兩歲,跑得好快,每天生活中的微小變化對我來說都意義非凡。」 美國目前共有四個仿生眼植入成功的案例,其實仿生眼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裝上仿生眼的視力相當於弱視,只能看見物體模糊的輪廓,不過這個小小的成就對盲胞來說已經彌足珍貴,因為他們總算走出了黑暗隧道,就算光點稀落、捉摸不定,但他們的人生已經增添了色彩,也多了期待。 -------------------------------------------------------------------------------- 摘錄:色素性視網膜炎 感光細胞遭蝕變全盲 視網膜植入晶片 全盲男15年首見光明 「訓練腦部辨物體」重獲視力新難題 走出黑暗!植入仿生眼可見物體輪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