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學輔助工具的意義及與非光學輔具的關係 (1)意義 弱視生可借助輔助工具以提昇視覺效能與看的能力,進而增進學習效果。事實上,弱視輔具的提供與教導,可說是弱視生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有時視障教育的老師,若能提供合適的弱視輔具給學生,整個教學與輔導工作就大功告成。簡言之,凡是協助弱視生的學習輔具一般稱為弱視輔具(low vision aids),弱視輔具可再細分為光學輔具(optical aids or devices)與非光學輔具(nonoptical aids)兩類(Corn, 1986; Zimmerman, 1996; 萬明美,民85),光學輔具是指和光學(optics)有關的設施或工具,有低科技的放大鏡、逐漸邁向精密的望遠鏡、擴視機(有一照相機照小字,而後放大高倍於外接的電視螢幕上,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常稱CCTV)、及各種電腦放大軟體(簡單的如Windows作業系統所附的放大鏡軟體)皆是。反之,非光學輔具或譯成非光學設施,顧名思義,是指設施設備未和光學有關的,卻同樣可以提高弱視生的視覺功能,此方面的輔助作法,就輔具而言就是如讀書架(book stand)、粗黑筆、大尺規等的工具皆是,甚至,環境中的一些線索或物理設施,亦是非光學輔具,一樣能促進弱視生看的能力(即所謂的視覺功能),身為視障學生的老師,當然亦必須注意非光學因素的設施設備,在弱視學生視覺效能的影響情形與協助能力。 不過,光學輔助工具與非光學輔具對弱視生的協助角色是不同的,前者是透過眼球內部的機制以提昇看的能力,而後者是著重在外在物理環境刺激的調整,有異曲同工之效用,卻要看學生本身的條件而分別給予指導。美國學者Corn(1983)所提出的視覺效能理論三向度模式(model of visual functioning),包含:視覺能力(包括視覺敏銳度、視野、眼球移動能力、大腦功能、及辨色力)、環境線索(包括色彩、對比、時間、空間、及明亮度)、及個人現有的經驗能力(包括認知、感覺發展與統整、知覺、心理特性、及外在身體特性)更擴大其解釋層面,由多個向度,了解一個人如何發揮其看的能力。上述的說法,對於解釋一個弱視生光有好的視覺敏銳度(即熟知的遠視力),仍然無法展現好的看的能力,是很有說服力(可能是沒有好的認知能力、及肢體動作協調能力以操作光學輔具)。本節再舉一實例,以突顯光學輔具在弱視生視覺效能方面的重要性。 (2)案例 小明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被診斷為視神經萎縮,在閱讀課本和由座位看黑板的字有困難。他抱怨上述的困難,且若老師未在其前面就看不到老師所寫的。巡迴輔導老師建議改善燈光,只是問題仍在。後來視障教育老師再建議去看臨床弱視專家(clinical low vision specialist),專家幫忙配了兩種光學工具,一種是給小明看近距離資料的放大鏡,如此可不必再使用特別的照明設備:另一種工具是看遠處的望遠鏡,可以讓小明坐在教室中任何一個位置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字,此工具最重要的是使小明保有個人的自我尊嚴,因為沒有望遠鏡的話,以往的作法,不是走到黑板的前面看,就是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以小明一七八公分的身高,這樣做是很令人尷尬的。而兩種光學輔具的教導責任則由視障教育老師擔任,從此,小明在閱讀教科書與看黑板字皆不成問題(Zimmerman,1996) 上述的案例,說明兩作事,第一,在視障服務專業人員中的「臨床弱視專家」,是此案例中的重要人物,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配置合適的光學輔具),在美國有其完整的養成制度與專業體系,是由驗光師(optometrist)再分出的專門領域,國內並無此種專門人員與服務型態,期盼國內第一個設立的二年制驗光學系(中山醫學院),能進一步分化出教育性弱視生(educational low vision)專門人員,特別提醒的是,此教育弱視是與眼科醫學界所說的孩童弱視不同。本節之後將陸續討論有關光學輔具配置與教導的職責人員。第二,非光學輔具的環境燈光改善並不能全盤協助弱視生看的能力的問題,卻可由光學輔具的放大或望遠鏡解決,由此引出的非光學輔具的限制及本節特別說明光學各種輔具應用情形的涵意。 (3)原理 光學輔具協助弱視生視覺效能的原理,可以幫助了解弱視生看不清楚東西之原因及各種不同型態鏡片之應用狀況與限制。一般牽涉到光學(light)理論及鏡片原理,以便弱視生所看不清楚的東西能夠因而看清楚,而在兩種主要的理論中,以光線進行由電子波傳遞最為大家所椄受(Corn,1986:Zimmerman,1996),正如同聲波的傳達一般,進行的路線隨著所椄觸的介面(media)而調整改變其進行的方向及量能。如果,物體位於眼球前二十呎的地方,以九十度的角度接觸另一物體的表面,則光線的進行將以平行的直線繼續前進,沒有任何的折射(refraction)或屈折(bending)。在人體眼球四個透明的薄膜及液體成份,其平均的折射角度即有所不同(角膜1.37:前房水1.33:水晶體1.42:及玻璃體1.33),各層膜自行調整以便順利地將光線傳遞至網膜上,由此觀之,能不能恰當地在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象,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明顯是由弱視生本身的眼球疾病的影響,鏡片(lens)的裝置正是在物體與弱視生的眼睛中間,以便執行聚斂(convergent)或擴散(divergent)光線的作用。鏡片一般有兩大系統,即放大的凸透鏡片與縮小的凹透鏡片,一般學生所戴的近視眼鏡均為凹透鏡,而遠視眼鏡及老花眼鏡則為凸透鏡片,具有放大變大的作用。當然,光學輔具的使用是不同於一般的近視遠視鏡片的矯正,弱視生借助的是如放大鏡與望遠鏡之類的鏡片。否則,近視的學生皆可視為弱視的視覺障礙學生而申請特殊教育協助,其中的一個差別便是弱視生使用光學輔具結果仍不同於近視學生的學習狀況,如視野的變小與身體的限制等。即使如此,一些弱視生借助光學輔具學習接近文字,仍可透過學習與被教導而能以接近一般學生的閱讀速度及獲取遠距離的資料,重要的是,這些弱視生並不覺得非常痛苦與麻煩。以筆者(高二時因視神經萎縮,兩眼矯正後優眼只有.07的視力)為例,眼力與體力可以使個人手拿雙眼望遠鏡看西洋電影兩個小時而不覺得累,另外的經驗是在托福補習班邊拿望遠鏡邊抄老師快速寫下的文法要點,速度仍可趕得上。此處不在突顯個人的特殊性,只在強調光學輔具應用的可能性。 事實上,放大(magnification)的作用主要在使弱視生所見物體之影像(image)在網膜的範圍延伸擴大(spreading)。其實,除了光學輔具的具有放大效果外,另有兩種方式亦是常被利用以幫助弱視生在網膜的影像擴大而看得清楚(Corn,1986:Corn & Ryser,1989:Barraga & Erin,1992):其一,是減少弱視生與所看物體的距離,可擴大網膜上的影像接受體(photoreceptor)的範圍,這種方式是最簡便的,卻不是每個弱視生皆可採行:其二,是直接放大實際的物體或資料,製成大家熟知的大字課本或資料。大字資料對於弱視生的協助成效,近年來受到相當的質疑與批評,研究的結果亦不支持其優於光學輔具的使用。有關這方面的比較與討論,將在往後的節次中分析討論。 今日,光學輔具的應用於教育領域內,的確幫助那些弱視生或弱視者可以藉個別化的工具,閱讀一般的印刷文字資料,這已經不是什麼奢侈的教育服務方案。不過,得特別注意的是,它的協助價值正如同助聽器之協助聽障者接觸聽覺環境,光學輔具如同助聽器,無法治癒(cure)其感官障礙,事實上,欲求光學輔具能使弱視生成為就如(as if)一般視力正當者的情況是不可能的(Corn,1986)。 誠然,光學輔具有其優點與限制,今日的弱視生教育已視光學輔具為主要的服務方式之一,然而,現實的弱視生與弱視者的使用情況仍有許多待突破的困境,如學生不使用光學輔具的問題。有道是,事出有因,並非偶然,有關光學輔具在視障者的使用情況,自有其發展的歷史與進展,以下敘述其歷史的發展。 二、光學輔具協助弱視者的歷史發展 1.美國 有歷史的記載,最早利用光學輔具於人類的生活,要推回到遠古的中國,根據Corn(1986)和Goodrich and Sowell(1996)的資料指出,在西元1270年,馬可波羅遊訪中國,發現當時的中國老人就已經使用放大鏡閱讀印刷文字資料。而歐洲大陸的英國科學家培根(Bacon)被認為是第一位認可放大鏡片(convex lenses)對老年人及視力不佳的人的幫助,富蘭克林1784年首先發明雙對焦鏡片(bifocal lenses)亦提供一些貢獻。 二十世紀之初的1924年,眼科醫師Stein在美國醫學會報告望遠鏡對於視力不好的人的好處。而差不多同時的安蘇利文(海倫凱勒的老師,亦是弱視者),在認識了光學輔具後,驚嘆地陳述自己從未有過的接觸世界上那麼多資料的經驗。在1942年代附近,Alfred Kestenbaum醫師首先針對一位黃班病變的病人提供放大的光學輔具,向其介紹輔具在閱讀一般書籍的成效,甚至,在他逃離納粹德國至美國後,大力鼓吹弱視病人使用放大鏡。因此,後代人士稱Dr.Kestenbaum是「弱視治療之父」,足見其對這個領域的貢獻。 可惜,二十世紀前半部在光學輔具的推廣與使用並不順利,主要是受到當時視障教育實務上殘餘視力使用錯誤觀念的影響(Corn,1986),如二十年代主宰的視力保存觀念,以為剩餘視力若繼續使用會傷害視力,自然而然地,對於光學輔具要利用到眼力是反對與禁止,即使,在三十年代眼科醫生已提出報告指出,使用剩餘的眼力不會進一步傷害視力,只是教育界人士無人理會(Scholl,1986)。而真正在美國的光學輔具的推廣與發展,得遲至五十年代以後方能被多數人所接受,那時以後才達到相當的程度,有資料記載(Corn & Ryser,1989),在六十年代早期,近距離的閱讀工具如鏡框型、手拿型、及固定焦距型,才首度配置給學齡階段的學生。 1960年代開始商業化生產的擴視機(CCTV),算是不同於傳統光學輔具的產物,其推廣者以數學家Samuel Genensky(本身亦是一位弱視人士),起初只是想改善自己的閱讀能力。擴視機的演進至今更是日新月異,結合望遠鏡頭、桌上電腦、及手提電腦等資訊科技,更擴展其使用的範圍。而八十年代個人電腦風行發展出的電腦螢幕放大軟體,更是使光學輔具之於弱視生進入另一里程碑,依Goodrich和Sowell(1996)的資料,在八十年代至少已有八種商業化的放大軟體供人使用,較有名的如Zoomtext及Vista(國內有代理進口)。 2.國內 至於國內有關光學輔具的發展,主要乃承襲美國的發展進度,尤其是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協助台南師專(今台南師院前身),於民國五十五年成立「視覺障礙師資訓練班」,此方面深受其影響,於教育實務上推介給弱視生使用,此方面於台南師院視障師訓班「弱視教育」課程大綱,可資証明當時國內光學輔具的利用已在視障學生中展開。只是,其應用的深度與廣度,老實說,仍待開創與更新,即使在傳統的光學輔具如放大鏡與望遠鏡等方面,有待努力的地方仍不少。舉例而言,放大鏡方面在型態上,各縣市視障教育老師仍未具備鏡框型放大鏡(spectacle-mounted magnifier)的認知與採購能力(劉信雄等,民90);望遠鏡方面。弱視者可以使用在開車騎機車或其它特定活動的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bioptic telescope spectacle,詳見圖一),國內則至今未具有任何代理進口或眼鏡行與廠商之製造配置,根據私下了解,國內僅有的一副是筆者由美國所帶回,在開車時(弱視開車?驚奇吧!一點都不虛假喔!筆者早有美國德州汔車駕照六年了)與課程教學時的介紹,與美國相較,人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已被開車弱視者配置使用,以便取得駕照。 另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弱視生在望遠鏡的使用情況遠不如放大鏡的利用(林慶仁,民89),亦即弱視生在學校教室或社區利用望遠鏡學習的比率極低,為何使用率低?自有若干原因,依筆者在台中啟明學校就謮兩年(民國六十八至七十年)的經驗,不難理解其中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台中啟明就學期間,不曾有老師或朋友介紹望遠鏡這種光學輔具,一直要到筆者大學四年級(民國七十四年)時巧遇台北來的弱視朋友,才開始使用。直至現今,依然是生活與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筆者提及此段經歷,絕無責怪當年啟蒙教導我的老師(近距離閱讀的第一支手拿放大鏡就是台中啟明的老師介紹),只在強調弱視生可用望遠鏡而不用於教室之閱讀黑板的字,將喪失學習的第一時機,實在可惜。固然,不少的情況是弱視生本身礙於心理因素,常常故意不拿望遠鏡於教室使用,亦是望遠鏡使用率偏低的主因,視障教育老師或導師不能不覺察此情況,有關各種類型的光學輔具將於本節後面再詳述。 此外,藉此再對國內眼科醫學界在弱視服務的不足,提出一點建議,有關臨床弱視檢查及有關光學輔助工具之配置,得加把勁,弱視在學人數固然不多,未來老年人口中有不少會是弱視者,市場是愈來愈大。以筆者過去與眼科醫生打交道的經驗,真的是需偏勞眼睛服務人士投以關愛的眼神。當論及美國眼科醫學界在面對弱視人士的積極與專業分工角色,國內的眼科醫生卻是對光學輔具的使用束手無策,筆者於民國六十六年初患眼疾求醫時,沒有一個眼科醫師建議,光學輔具協助我在生活或閱讀學習的好處(當然,或許當時我也沒有提起這樣的需求),可是,就在事隔19年後(筆者已由美國學成回國),試著再以病人的身份造訪中部某醫院眼科門診,請教醫師對於如我這樣的病人(事實上,中外眼科醫師對視神經萎縮醫療上的處遇,早就是束手無策)之教育上的建議,想不到,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如老師或社會大眾的回答:「用大字課本或資料」。有趣的是,反而是我拿出手持型放大鏡,令那位眼科醫師了解放大鏡對弱視者的幫助(期盼有朝一日能對個案提供些許的建議!),筆者寧可相信是我個人所遇見的特殊案例,但是,換個角度思考的是,究竟弱視檢查光學輔具配置,該是誰的責任?有關的問題下節討論。筆者感嘆的是,醫療與教育服務未能雙管齊下,徒然耗去不少的時間,是吾人不願見到的。 時序進入民國八十年代,國內確實已重視弱視專門的服務,老牌的羅東五福眼科林逸民院長(接任岳父陳五福醫師),是由美國回來的專門醫師,在弱視臨床服務有一定的口碑。林口的長庚醫院眼科部門特別開設弱視特別門診,以滿足弱視人士的需要。 而民國九十年代的今日,光學輔具中的電腦放大軟體的持續發燒,促成國內視障科技研發者的投入與改良,新的一波有關電腦放大視訊軟體,正由台中啟明學校教學資源中心成員努力開發,接受教育部委託辦理軟體設計,目標是把現行的學生閱讀之一般或大字課本掃描成幾片光碟片,閱讀時依自己欲閱讀的課本版本、科目、頁數、及所需倍數隨時調整,再配合手提型電腦之特性,學生能進出各個上課場所,自在地閱讀及編輯各種教材,此變革堪稱新世紀e世代學習的新模式。不過,整個作業仍在研發測試階段,如何推廣及達到預期成果,有賴各方面之全力配合。更重要的是,站在弱視生的立場,實地了解其使用的利弊得失,以便作各種政策推動的依據,尤其,電腦放大軟體在光學輔具的服務型態中,只是其中一種選擇(option),在不盲目迷信高科技的原則下,有時,低科技的輔具如放大鏡已是很好的選擇,就學生而言,能有效率(efficient)達到學習的目的,是最重要的。 三、有關光學輔具的配置與購買的問題 1.選購問題 有關光學輔具使用的國內外發展,大致如前述,其中卻有一引起爭議的問題,就是光學輔具的配置(prescription)與購買的權責事宜(Corn,1986),這些光學輔具可不可不經眼科醫師或驗光師(optometrist)的處方,直接在一般的儀器行或百貨公司可販售?持醫師開立處方箋的說法,將可保証弱視者的光學輔具配置,得到最合適的檢查評估之結果,不過,亦有人以為非相當個別化的處方,如散光的人所需的放大工具,是可以在一般大眾市場購買的,至少,手拿的放大鏡與雙眼望遠鏡,應可在一般商店買到。不過,Corn(1986)的建議,如果是青少年與兒童需要的光學輔具,最好是先經過臨床的弱視檢查(clinical low vision evaluation),及眼科醫師或驗光師擔任的弱視專家執行輔具配購,因為,正確的輔具倍數之評估,才是光學輔具使用與學習的保証。 國內尚未建立驗光醫學專業體系,上述在美國引起爭議的問題並不嚴重,而光學輔具之配置恐怕如同一般人配戴近視眼鏡一樣,自行選擇專業服務或方便性,合不合適與安全問題就由購買者自行負責。問題卻在多數相關人士(國內眼科醫師、眼鏡行人員、家長、學校老師、或視障服務人員)不知如何或至何處選購?筆者時常被問及的問題是:「你那個鏡框型放大鏡在那裡買?那個鑲在眼鏡小洞的望遠鏡(就是前面介紹過的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好神奇,在那裡可以買到?」,尤其,放大鏡與望遠鏡的種類和型態又是非常多,其優缺點(於下節敘述)適用的時機各有不同,就非得有相當熟悉的人,否則無從全面與完整介紹並提供建議,筆者過去(身為學生)與光學輔具接觸的經驗,平實而言,是延誤相當長的時間,使我在學習與生活方面影響很大,我們真的不樂見此種遺撼之事時常發生。如何避免撼事發生,依現階段的實況而言,加強視障師資培訓階段在光學輔具方面的認知與教導專業知能是首要之務,此點,在林慶仁(民89)及李永昌(民89)的研究結果均提提出類似的建議。師資訓練的詳細課程,自不在話下,而適合家長或其它老師的有關光學輔具購置指引,敘述如下: (1)一般傳統手拿的或固定焦距放大鏡(stand magnifier):均可至光學儀器行、百貨公司光學部門、或視障用品代理商,選購適合自己需要的輔具,理想上,上述工具之購購是在視障教育老師的指導之下。其價格均在上百至千把元左右,筆者目前偶爾使用(曾經經常使用五、六年)的一只手拿兼固定式四倍的放大鏡只要250元。 (2)傳統手拿的雙眼望遠鏡(不可調焦):一般光學儀器行及百貨公司可買得到,其價碼依品牌而定,一般在一兩千元即可買到不錯倍數的望遠鏡,足供弱視生在教室使用,筆者當年出國前用了好幾年的雜牌望遠鏡只不過在2700元,現在的許多質品是便宜又漂亮多了! (3)鏡柜型望遠鏡(非前述之雙鏡片型):牽涉到倍數及使用的範圍,並不實用,目前只在視障用品店可見。 (4)單眼可調焦望遠鏡(又稱放大望遠鏡):此型是相當實用的,小巧攜帶方便,可貴的是其調焦(即字體放大)功能,公車站牌上的小字可用此鏡看得到,其最近距離所看的東西不到五十公分亦可,不像第二種的不可調焦的那種,至少要二公尺以上才可看物體。目前已知買得到的是在一家視障用品代理商(仍賴進口),叫價依倍數而不同,最小的四倍(裝在雙鏡片鏡框型上的)就要5000元左右,教室用的八倍則在六七仟元吧! (5)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基本上,適用的時機在弱視者開車方面,且倍數僅在三或四倍,不太適合弱視生教室用(倍數太小,口徑太小),最重要的是,國內買不到,現階段不建議擁有。 (6)鏡框型放大鏡:這一型亦是相當實用的,其原理只是將遠視眼鏡(看遠距離的如黑板)二千度轉為看近距離的(書本)的放大鏡,再強調其好處是可長時間閱讀且雙手不必拿著,只要頭動即可。筆者在使用手拿放大鏡看書七年後,偶然機會由一位弱視學妹介紹,整個改變我的看書習慣與方式,簡直一天二十四小時非它不可,由民國七十五年至今,總共大約配了五十副此型眼鏡(樹脂鏡片易損害,且家中、辦公室及隨身均需一副),重要的是,用此放大鏡看書可一次持續看一兩個小時(手不會累),速度當然是比手拿放大鏡快多了,筆者的一次慘鎮痛的經驗是在未使用(此時沒人介紹)鏡框型而用手拿型參加研究所入學考試(民國七十四年,當時未有任何身障生的考生服務,如延長時間),在英文考試之閱讀測驗有五篇之情況下,只能亂猜了(所幸仍能順利考入母系研究所)。筆者要強調的,其中的原因真是速度的差別,否則,在民國七十七年、七十八年兩次參加留美之托福考試,怎麼可能在速度上大致可趕上一般視力正常學生,(除了聽力測驗部份之外),當然,此刻筆者已有了鏡框型放大鏡的寶貝了。筆者不厭其煩地敘述此段經歷,無非是要大聲疾呼:「重用這個寶貝吧!」,工欲善其事,真的是要利其器。誠然,此型放大鏡亦有其限制,乃在其不適合需要高倍(六倍以上)放大鏡的弱視生,因為其技術上,目前只能做到遠視兩千度的四倍放大效果,在此,亦要聲明的是,有些弱視生用高倍的放大鏡看書只是習慣問題(因為有人說大比較清楚),有時並不一定非用高的倍數不可,若真是習慣問題,就可訓練看低倍的放大鏡,畢竟,提高速度是重要的!看高倍的會放慢速度,不過,能看得到是第一要務! 何處買:這是相當重要的問題,至少要稍微解釋一番給眼鏡行聽才可買得到,因為許多人沒見過與做過,這或許可能是在我經歷如此多年後,視障教育實務界,仍是所知有限,而弱視使用者更是少之又少的原因。基本上,至任何一家眼鏡行,告訴老闆需要一副遠視鏡片(度數在二千度,那一眼依使用者的情況),要以樹脂鏡片(非玻璃鏡片,否則太厚),且做成子母鏡片的形式,當然,你是要用來看近距離如書本的放大鏡。所需費用,含鏡框(如果只有單眼)在台南一家眼鏡行只要1300即可,是相當便宜的。以上的資訊,若仍有疑問,請電台南師院視障師訓中心(06-213-8354)。 (7)各類擴視機或電腦放大軟體:屬於視覺障礙特定產品,目前僅由視障用品代理商處可購得。價格上以擴視機的各類型較高,桌上型擴視機約在七萬至十數萬之間,各縣市訂有輔具補助或借用辦法可申請經費協助購買或借用。 2.視障教育教師的職責 無論國內外,大家皆同意,弱視生在光學輔具方面的教導使用的職責落在視障教育老師的身上,亦即由視障教育老師在學生經由弱視專家配好光學輔具後,視障教育老師即針對學生的狀況,執行有關的教導工作,因為,在由診所返回家中開始使用後,則需花相當的時間,讓弱視生在老師的協助指導下,以適應新購得或借來的光學輔具,尤其是在各種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練習,這樣的練習是在醫院或診所缺乏的機會。根據Corn(1986)的說法,視障教育老師必須明瞭各種光學輔具的裝設型態(mounting system,如手拿型、鏡框型、或固定焦粔型)的優缺點,以提供學生做合適的選擇。事實上,有關光學輔具的認識與其操作程序,亦是非常重要而需要老師了解的專業知能,當然,此方面的知能是要在教師職前教育階段或在職進修時傳授。 由於國內的眼科醫師和眼鏡行,整體上,並未有弱視服務與光學輔具的專業分工,因此,有關光學輔具的配置與其後的教導使用工作,視障教育老師是責無旁貸(如果沒有提供適合的光學輔具,弱視生還會怪罪老師沒教好!)得從中協助,而為了能夠完整地介紹各類型的弱視光學輔具,因應個別弱視生的需要,各縣市或啟明學校的資源中心,建議最好能採購所有可能的光學輔具,以便教學與練習時,供弱視生試探合適與否的器材,八十九年全國縣市視障班評鑑,就有訪評委員建議,要把光學輔具是否添購齊全視為視障教育評鑑的重點。視障教育老師欲把角色扮演好,不能不在這方面下功大,尤其是為弱視生提供的服務,以下再舉一二事說明。 (1)教師教導弱視生使用光學輔具,依照學生之輔具認知與知動發展,而採取不同的教導方案:對於低年級學生,在教導望遠鏡時尤應注意其接受程度與手眼操作能力之配合,一般而言,低年級學生需要較多的時間及手部操作技巧的指導,教師及學生應了解輔具使用之方法與限制,以免學生有能力使用卻因不當的方法,而誤以為該生無法受惠輔具之好處,誠屬可惜。 (2)輔具之使用方法有最基本之原理應把握;如放大鏡距書本資料應有一定的距離,方可看得清楚,太遠或太近皆會模糊,有的學生不明就以為其眼睛無法利用放大鏡。同樣的,望遠鏡隨著所看物體之距離,需隨時調整其焦距(轉一轉),否則,率言此生不可能利用望遠鏡是很可惜的,尢其,望遠鏡每次看遠處的資料之範圍(視野)皆很小,更令人以為看不到、不能用。 (3)光學輔具的教導與訓練時間,亦因所欲完成的活動而有不同:如看黑板字、教室投影片、舞台劇、棒球賽等,所需要的教導方案自有不同,筆者所使用的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來開車,看紅綠燈或號誌,依美國休士頓弱視中心的的訓練方案,要有六個月的完整時間,其課程在使弱視者由靜止看靜止的東西(如招牌)、靜止看移動的物體(如行進中的汔車)、至最高難度的移動中的弱視者看移動中的物體(坐在車內開車看行進中的汔車)。 (4)使用光學輔具看書不會傷害視力,甚至是眼睛貼近書本看亦不會影響:過去有此種不正確的看法,目前已改變而採行視力充分利用的模式,弱視生是視力會退步是和其本身的眼睛疾病有關(如網膜色素病變,視力本身就會進行性退步,說不定,不看書、不用眼力,視力仍會變壞),和看書的距離無關的,老師與家長倒是擔心弱視生不看書,落到弱視生這樣的視力程度,坦白而言,弱視生視力已經夠壞,再壞也壞不到那裡!上述說法只是就看書的影響而言,弱視生時時注意自己的眼睛變化給醫師檢查,本是要務。 (5)教師教導弱視生時,告知學生初期使用所產生的一些生理反應是正常的現象:常見的反應是頭暈,如使用放大鏡或望遠鏡時,也會有反胃的狀況,記住,這是正常的狀況,每一個人幾乎都會有的,弱視生不要因而誤以為自己不適合配戴這些輔具(近視的人剛戴眼鏡也會如此不習慣、不適應)。筆者如果在吃完飯後配戴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開車,時常會反胃不舒服(亦小腦平衡問題),可是為了能夠完成重要的視覺活動,仍得設法解決此一狀況。 四、光學輔具與大字課本或資料的優缺點比較 同樣是和前述的視力使用有關的話題,是在前面稍微談過的光學輔具與大字課本使用的比較。在整個協助弱視生的服務方式中,大字課本與資料的配發弱視學生,其起步是相當早(和光學輔具的發展作比較),資料記載在1947年由美國盲人印刷廠開始定期印製及分送大字課本給學生(Goodrich & Sowell, 1996)開啟弱視生使用大字資料的里程碑,一直到現今的西元九十年代,國內外視障教育行政單住仍依往例持續配發大字課本給弱視生,不少人以為弱視生看大字資料是最佳的閱讀方式,堅信大字資料字大比較容易看,且輕鬆方便,不像利用放大鏡那麼吃力費神,。因此,多數人的印象便是視障教育老師每學期開學時送來大字課本,通常不去了解學生究竟實際使用狀況及成效如何,國內李永昌(民89)的研究指出,多數的弱視生家長建議使用大字課本,因為家長不知道除了大字課本,還有什麼方法可幫助弱視生學習?筆者最近聽到的一個訊息(一位資深視障教育人員說)更是把弱視生與大字課本畫上等號,以為弱視生如果沒使用大字課本就應將之由視障教育對象中除名,以有效整合資源。 幸運的是,上述的說法自從西元七十、八十年代起,就受到學者專家嚴厲的質疑與批評,目前多數學者的看法是,在考量多數因素的情形下,大字資料的閱讀方式,是視障教育教師所建議最後萬不得已才使用的方式(Erin & Barraga,1992; Corn & Ryser, 1989: Koenig & Holbrook, 1993:林慶仁,民88),因為它實在有太多的缺點。而不少實証的研究探討大字課本與光學輔具的使用成效,又未能夠支持大字課本的獨特優點,即與光學輔具比較之下,弱視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及身體疲累程度,和大字課本使用結果是不相上下(Bateman & Weatherall: Sykes, 1971, 1972: Corn & Ryser, 1989 ),國內李永昌的研究,亦未發現大字課本和用光學輔具閱讀一般字體課本,在閱讀效果上有顯著的差別。 歸納言之,大字課本更有以下的缺點:(1)體積太大,造成空間上的不方便;(2)資料太重;(3)較多的頭部移動與姿勢的調整;(4)因大字體不同於一般課本,造成使用者尷尬而不敢使用;(5)製作的成本過高;(6)放大後的圖片圖形比例變動及失真;(7)正因為成本高,製成的冊數就非常有限,且不具有一定的時效(被動等著別人做好);(8)違反「最少限制材料的原則」;(9)習慣大字課本後,對一般字體資料就漸漸不會看,亦不求其它方式之閱讀(光學輔具看一般字),而造成錯覺以為自己閱讀非常困難;(10)每個弱視生所需的放大倍數不一,事先製作課本無法解決問題。 不僅,資料支持光學輔具使用的多項好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看一般大小文字,不必等別人製作好,學生是處於主動的地位),美國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會(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視障分會,於1984年請視障教育學者發表加強光學輔具使用的聲明(Corn & Ryser,1989),其中亦特別提及,使用光學輔具看一般大小文字,使學生能準備未來各類職業之要求(普遍為一般大小的字),大字資料並無此種優勢。 十數年來對大字課本批評最多的美國學者Corn,最近更是提出更新的說法,令人側目,Corn(1999)指出,凡是能夠借助大字課本閱讀的視障生皆可受惠於光學輔助工具,意即光學輔具可完全取代大字課本的供應與製作。國內李永昌(民89)的研究結果發現,固然閱讀大字課本的學生比率最高(過去習慣問題,有人給就看),但是,這群閱讀大字課本的視障生,在面對無政府單位供應的坊間一般字體參考書時,其閱讀方式反而是以光學輔助工具比率最高(其它兩種比較為找人報讀或聽有聲錄音教材),所以,其實這些弱視生是可以用光學輔具看一般課本的(假如政府不供應)。筆者身為弱視者二十多來,亦有機會使用大字資料或課本,深覺大字課本真的不好用(目前台南師院製作的國小五年級大字課本,我還是要再用放大鏡輔助閱讀,亦即無用)與不能用(會害了弱視生)。 總而言之,目前視障教育老師或一般老師與家長對光學輔具與大字課本使用的態度是,全面教導使用光學輔具,即使是擴視機(亦有手提型)亦可行,而逐步取消大字課本或資料的使用,設法疏導家長在此方面的看法,更不可依家長之意見,又印製大字版的參考書測驗卷。 五、光學輔具的種類及優缺點 光學輔具的各項議題大致如上敘述,有關較細節的各種光學輔具的種類與優缺點如下: (一)放大鏡 倍數與焦距如何算出及如何影響視野,是有必要了解的資料,其種類可再細分如下: 1.手持型 兩個重要的考慮:決定適當的焦距(從放大鏡片到物體的距離,不是從眼睛到鏡片的距離,焦距必須被固定,且由放大鏡倍率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倍數越高,放大鏡所看到的視野越窄);另一個考慮是鏡片離眼睛的距離。鏡片越靠近眼睛,視野越大。當放大鏡的直徑固定時,倍數增加,視野反而減少。 *優點: (1)外觀及社會性的接受程度高,不會覺得不舒服。 (2)輕巧、可方便攜帶。 (3)不貴 (4)式樣多(如口袋的大小)。 (5)比其他工具更具彈性。因為在手臂可及的範圍,放大鏡皆可放置;且可以和其他矯正的鏡片合併使用。 (6)如果燈光和對比是影響使用者的因素,則使用者可以利用內含燈光的放大鏡閱讀。 *缺點: (1)焦距必須被加以固定。 (2)視野是有限的,需視放大的倍率而定。 (3)對於那些手眼協調不好的弱視生,或是精細動作較差的人,會比較難使用。 (4)一隻手或兩隻手必須被用到。 (5)內含燈光的放大鏡,使用者必須更換電池。 2.固定焦距型:鏡片與物體之距離由外在的裝設加以固定。 *優點: (1)不貴。 (2)輕巧且可攜帶。 (3)外觀及社會的接受程度高。 (4)有各式各樣的設計及型態。 (5)可和其他矯正型的鏡片共同使用。 (6)某些型態有內含的燈光。 *缺點: (1)視野可能會受到限制,可能比較笨重,無法像手持放大鏡可被放入口袋。 (2)一隻手或兩隻手必須被利用到。 (3)有燈光的型態,故必須常更換電池。 3.鏡框型 *優點: (1)兩手可空著做其它事,如抄寫等。 (2)只需要頭部的移動,適合較長時間閱讀。 *缺點: (1)限於技術問題,其放大倍數不能太高,目前僅知最高至4倍。 (2)攜帶稍嫌不便。 (二)望遠鏡:由兩種鏡片組合成,一為凹透鏡;一為凸透鏡,凹透鏡置於眼睛前面(接目鏡),凸透鏡則置於靠近要看物體前面(接物鏡)。 1.手持型 A、單眼望遠鏡(可調焦): 被認為適合較短距離的視覺活動上,其使用的範圍廣;活動如看街道號誌、或學校的黑板、百貨公司的位置圖、大賣場的標示、表演或球類活動…..。而對弱視學生來說,此種望遠鏡是更被鼓勵使用。 單眼望遠鏡較雙眼望遠鏡更被大家所接受的原因是:多數弱視生兩眼視差很大,使用一眼即可,亦不影響看的能力。 *優點: (1)小而輕巧,可放置於口袋中,或是掛在頸項前。 (2)和鏡框型比較起來不貴。 (3)可以對焦的物體,即使距離近到10英吋也沒問題。 (4)使用者可選擇慣用的眼睛,或是常用的手臂。 (5)有各種倍數的望遠鏡供選擇。 *缺點: (1)需要在下列幾個方面給予教導:確定物體的位置、確定眼睛的位置、及掃瞄固定或移動中的物體。 (2)只能用單眼看。 (3)沒有辦法讓使用者做那些需要用到雙手的活動。 (4)高倍的望遠鏡僅有小範圍的視野,且需要有好的臂、手、眼睛的協調及控制能力。 (5)使用者可能會感受到上半身及視覺的疲累。 B、雙眼望遠鏡 如同賞鳥的望遠鏡一般,可容易在百貨公司買到,價格亦不貴,為其優點。目前已知的種類不可調焦,在兩公尺範圍內的物體無法看,是其缺點。另一缺點是不具有放大效果,故公車站牌上的小字看不到。 2.鏡框型望遠鏡 不同於手持型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允許使用者空著兩手從事其他活動,且不需要不錯的知動控制能力。其型式有二種: A.望遠鏡片完全蓋住鏡框 這種望遠鏡整個蓋住一般的近遠視鏡面,可以提供較大範圍的視野。主要用在休閒、娛樂、或工作上的需要。如看電視、或修理汽車引擎、耳鼻喉醫師使用之望遠鏡即是。 *優點: (1)兩手仍可做其它事情,且手不累。 *缺點: (1)影響周邊視野扭曲。 (2)影響安全行動。 (3)有較高的費用(對照手持型)。 (4)使用上引起特殊的外形顧慮。 (5)需要常常捕捉要看的東西。 B.雙鏡片鏡框型 雙鏡片鏡框型望遠鏡(見前面之圖一)是把小倍數的望遠鏡,配置在使用者的一般眼鏡上(如近視眼鏡),但不蓋住一般的眼鏡,只把望遠鏡鑲入使用者視線範圍的上方或是下方的位置;大部份時間,使用者仍然可以用一般的眼鏡來看,需要時才將頭往上或往下對準望遠鏡的鏡片來看遠處的物體。美國有些州允許弱視者配戴此種望遠鏡,取得特別駕照,可以開車。 *缺點: (1)較少範圍的視野。 (2)工具較重。 (3)比較會覺得奇形怪狀。 (4)產生盲點。 (5)使用時需要特別的訓練。 (三)投影放大系統 雖然投影片、幻燈片具有影印或電子放大的效果,但在使用上卻有某些因素的考慮,讓這些系統變得非常不實用。 1.多數的這些機器非手提型。 2.幻燈片的投影和其他相似系統雖能使影像變大,但解析度和對比卻減少。 3.投影片的放大有時會產生較強的亮光,而使用者亦常感覺不舒服。 總之,這些投影放大系統只能適用短暫視覺上的需要,但很少用在長時間觀看遠處的物體。 (四)電子放大系統 如擴視機(CCTV)和電腦螢幕放大軟體。 *優點: (1)放大的倍率可以高到64倍。 (2)亮度和對比可以得到控制。 (3)降低姿勢上疲勞的程度。 (4)可被用來閱讀和書寫兩用。 (5)在螢幕上的文件可以被有效地反白或圈出,如單字、單行、或一段。 (6)某些擴視機可以連接電腦、攝影機。 (7)筆記型電腦可以攜帶。 (8)有一些小倍率的擴視機也可攜帶。 (9)使用者的閱讀距離增加。 (10)放大軟體提供各種不同的字型。 *缺點: (1)比較昂貴(機能好一點的需要新台幣10萬元左右)。 (2)許多型式是固定而不可攜帶。 (3)使用前需要接受指導或訓練。 (4)隨著閱讀資料的厚度,需要常常調整焦距。為避免麻煩,有時會限定一張紙一張紙放置在底盤上。 (5)需要利用到雙手或單手來操作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