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頭美化圖檔
◆培養多元職能 協助轉銜就業
邱志鴻

撰文時間:2011/12/15

 

  ◆培養多元職能 協助轉銜就業
  (100年12月9日)
  
  ●關懷視障生
  文/邱志鴻
    過去視障生受限於視覺器官或機能缺損,在生活、學習、行動和社交方面受到影響;現今強調需求支持的介入,透過優勢感官的訓練、學習輔具的使用和教育輔導的協助,提升視障生適應校園生活能力。但視障生從學校畢業後,如何結合職業教育、職能評估和就業輔導,轉銜進入職場,更是我們要關注的議題。
  
    針對視障生的職業教育,過去以「按摩訓練」為主軸,但並非所有視障生都適合按摩,單一的職種訓練除了埋沒學生的優勢能力外,更無法培養適應多元職場的競爭能力,在整個就業環境競爭越來越激烈下,我們更需要仔細評估視障生的性向和能力,從家庭、學校和社福等面向,共同支持學生進入就業職場。
  
  家庭——鼓勵孩子多嘗試
  
    父母對視障孩子不能過多保護,要讓孩子多方面嘗試及訓練其獨立自主的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例如進食、上廁所、洗澡),並安排家事給孩子參與。剛開始訓練時,父母須有耐心在旁指導孩子做家事,例如整理床鋪、洗碗、拖地或擦桌椅,除了顧及孩子的安全,也讓孩子在陪伴下得到安全感,進而享受獨立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此外,父母應儘可能讓孩子過正常化生活,鼓勵孩子多參與各種活動(例如旅遊、唱歌、聽有聲書),從中發掘孩子的多元性向。父母能多放手,孩子就能有更多成長的空間。在面對孩子長大進入職場的階段,家庭的支持力量更要持續,鼓勵孩子面對職場的壓力和挫折,期許他在社會中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校——開發多元職種教育
  
    針對視障生,從國小開始就讓他們透過訪問、看故事或蒐集資料,了解不同的職業;在國中階段,可透過個別化教學和輔具使用,讓他們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實做體驗,如烘焙、清潔或手工藝;進入高中職,則須評估學生的職業性向和能力,儘可能透過職務再設計,排除職業訓練的障礙,善用他們的優勢能力(聽、嗅、觸和認知),並根據個別興趣,從事文書處理、音樂調音或產品包裝等訓練,協助他們在畢業前進入社區職場實習,畢業後順利進行支持性或競爭性就業。
  
    針對能力較低的學生,畢業後也可以安排他們到庇護工廠再訓練;有升學意願的學生,鼓勵他們參加身心障礙大專甄試,繼續學習深造,未來能在各界發展。
  
  社福——建立無障礙職場
  
    針對視覺障礙者的社會福利制度,過去只有給魚吃的各項福利保護,現今更重視支持他們進入社會職場的權益保障。在視障生畢業前,可以善用政府所安排的職業輔導員到校服務,透過教育和勞政的合作,讓他們能順利轉銜進入職場;而在就業職場中,並非局限單一職種,應積極運用職務再設計的理念,改善工作環境和內容,讓視障者有機會進入不同的工作環境。
  
    支持視障生進入職場需要透過家庭、學校和社福單位的介入服務,改變視障者只能被保護和被給予的觀點,進而培養他們的職業技能,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網址: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98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