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了。美國「第二視力」(Second Sight)公司研發的生物電子眼(bionic eye,也稱仿生眼),讓英國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三名患者的視力出現長足進步。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還有努力空間,但目前的成果令人振奮。 「第二視力」公司的這套系統稱為「阿古斯二代視網膜刺激系統」,目前還沒有定價。 它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植入患者眼睛內部的生物電子眼,包含六十個小型電極,供應電子脈衝給視網膜細胞,使得大腦能夠感知光線,另外兩個零件則是架設在太陽眼鏡上的小型攝影機與傳送器。患者「看到」的是光點與暗點。 全球總計三十二人參加試驗,五十一歲的藍恩在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手術,現在已能見到物體的輪廓,譬如汽車、門口與家具,也能透過一連串的光點來看懂字母。 二十多歲就失明的藍恩說:「透過特殊螢幕看見字母與單字的感覺真神奇。我現在暫時只能讀簡短的單字,希望最後能自己閱讀信箱中的信件。」藍恩動了四個小時的手術,植入生物電子眼,再等兩個月讓眼睛癒合,才適用這套裝置。 台灣人工電子眼 解析度更高 相對於美國已進入人體試驗的人工視網膜晶片,我國本土團隊研發中的產品,雖仍在動物實驗階段,因結構簡單,且原理更接近人眼,視覺解析度更高,頗具競爭潛力。 研究者表示,若能研發成功,不但可助盲人重見光明,甚至還能讀書、寫字。 全球唯一進入人體試驗的人工電子眼,採用的視網膜晶片,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電機系教授劉文泰所研發,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試驗;我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領軍的本土研究團隊研發的視網膜晶片,則已完成靈長類的動物試驗,經費不足是遲遲無法進入人體試驗的最大原因。 吳重雨表示,國外研發的晶片植入部位在視網膜上方,需外接一個電子攝影機,但只能看到物體的大致輪廓。 台北榮總眼科部醫師林伯剛表示,國內團隊研發中的晶片,植入部位在視網膜下方,只需靠一個迷你的光源放大裝置,將自然光線加強後,射入眼球,藉由晶片將訊號傳至腦部,原理與人眼接近,解析度最高可達一千畫素以上,不僅可看清楚人臉,更可以閱讀書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