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頭美化圖檔
視覺障礙者如何安排出外的交通
林慶仁

撰文時間:2008/6/19

 

  
  
  
  文/林慶仁(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南大學特教系副教授)
  
   身為視覺障礙者(包括盲人和低視力者,過去稱弱視),最大的困擾莫過於無法順利的開車和騎機車所造成出外交通安排的不便,結果是很多時候都要依賴別人帶領,以便到達目的地;甚至,有視障者找工作或居住,務必選擇自己交通方便的地方。曾有盲人有機會拓展按摩工作到南二高的東山休息站,卻因交通往返方式無法配合而作罷……這些情況在在顯示視障者的就業影響與心理困境。美國學者Corn 和 Sacks(1994)的一項研究非開車族的心理挫折,主要來自常依賴別人的時間及常要事先計畫交通事情等,尤其居住在有豐富資源的大城市或在偏遠的鄉下,其對視障者的衝擊,更大有不同。再者,視力障礙程度、性別及個人問題解決能力等其他因素,都是影響視障者出外交通安排方式的考量。
  
   本文將提出一些現在台灣及美國的視障者出外交通的各種方式及問題,參考國外資料,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例一:原台南市林家鴻盲老師在美搭有100年歷史的芝加哥地鐵,但遇到了小麻煩。話說美國的捷運系統實在不能和台北相比,又舊又破又乏人照料,車子靠站時不像我們台北捷運或高鐵可順利地停在某固定位置,家鴻老師每次都要耳聽八方注意所要上車的車門在何處,因為捷運車廂有時在你站的位置左邊,有時卻在右邊,然後要在短暫停留的幾秒內上車,確實造成他的困擾。他的搭車點是小站,站務員根本沒空帶他上車,有人建議家鴻老師換站搭,但是那是何等的麻煩!
  
   例二:一位在筆者參加的B2B論壇的成員的洪小姐家住彰化縣的二林鎮,心中期盼能常常來台南參加現場的聚會,終於有一次,由其已在高鐵工作恰巧休假的弟弟帶來,而能如願以償,但卻言下不為例。似乎失明對她的社交活動影響很大,於是多人給予建議如何安排各段的協助方式(各地的交通服務體系)以便能不在仰賴親人的情況下,去更多想去的地方。洪小姐的案例,讓我想起筆者另一位在新營的友人徐先生,他到台北開會或到台南打屁都是輕鬆自如,利用的就是當地的計程車系統(熟悉的友人更便宜)至高速公路交流道轉高速長程客運系統,再由計程車短程載至友人處或開會地點(開會有很多人前往,就有人帶而無問題)。但就徐先生的情況,偶一為之的開會或訪友沒問題,長期的固定上下班交通就得好好算計成本支出等,徐先生從事的按摩業出外工作要二百元車資,比起有些低視力按摩師可騎機車去,是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各地政府的交通接送措施,要更加緊腳步的。
  
   例三:台北市的48歲陳女士(先天盲,按摩師 )借台北市的便捷系統及良好訓練的定向與行動能力,往來無礙,上班自如,家住南京東路五段大馬路旁,台北市捷運與公車能解決其大部份的上下班交通問題,每天早上至公車站站牌是自己前往或由其低視力的先生帶過去,而搭捷運更是方便,在每站有志工為身障者帶至搭車的車門前,下車亦有同樣的服務人員志工等候。平日的看病、銀行辦事、或參加活動,台北市還有保育員至家中帶盲人去目的地的的措施,保育員除了領取台此市的費用外,盲人只要給按時數算的些許費用(以全盲者為例,一年申請200小內不必付費,超過的話,一小時付23元)。
  
   在上述大眾運輸及專人協助服務外,當然,台北市仍得天獨厚地提供特別交通服務(俗稱復康巴士),專車接盲人要去的地方,費用低廉,但是,問題在於出發五天前要預約,即使是固定上班的行程亦要遵守此規定。此種特別交通服務和美國比較,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臨時的出門辦事或按摩,仍是以叫計程車為替代的交通方式,過去在按摩界流行的機車載客服務與計程車比較,價格是差不多,雖然,機車服務可以提供更佳的行動引導能力,可帶盲人到指定的飯店房間或一些計程車無法到達的地方,不過,安全與愈來愈少有人投入機車服務是另一隱憂。
  
   當16歲的美國人可拿駕照炫耀自己的成年長大時,美國的視障者怎麼辦?當台灣的年輕人都騎機車時,台灣的視障青少年如何自處?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誠如美國學者Corn 和 Rosenblum的書名Finding Wheels所指,視障者自己沒輪子,就自己找輪子(找別人當你的輪子或買輪子)來行動,他們書中內容主要在談下列八種輪子(wheels)的使用:
  
  1.個人的輪子(personal wheels):步行和騎自行車。
  2.大眾的輪子(public wheels):公車、火車、地下鐵及捷運等。
  3.特別的輪子(specialized wheels):復康巴士、慈善服務及志工接送等。
  4.雇用的輪子(hired wheels):叫計程車和雇用司機。
  5.雙鏡片輪子(bioptic wheels):低視力戴特別眼鏡自己開車。
  6.儲備輪子(funding wheels):計算交通預算、與別人互惠方法、回報方式等。
  7.有效使用輪子(using wheels efficiently):找尋資源、路線規畫及時間管理等。
  8.糾纏的輪子(spinning wheels):心理挫折與因應及合宜公眾行為。
  
   究竟視障者要如何處理其出外的交通事宜呢?Erin和Wolffe提出幾項建議及視障者應具備的交通行動技巧供參考,視障者沒有本錢或其他外在條件,碰到交通問題時,只能做出最有力的決定,才不致於因此事做出不利已但害人的事情。以下策略可謂合宜及必要。分別敘述如下:
  
  
  (1)如何做決定:
  
   面對各種交通方式的抉擇,有一客觀分析方法可為參考,亦即分析各項交通方式的優缺點,首先,要把影響交通方式的因素列出做為分析的依據,通常是有以下三項主要因素:費用、時間、獨立性。假設一位盲人自台南火車站要回到居住的地方,究竟是花計程車錢85元(女盲人額外要擔心計程車安全問題)、或找同學騎機車來接送(事先要約好同學,並欠同學一份人情)、或是等二十多分鐘公車(搭10分鐘車程再走8分鐘才到家)呢?確實要思考再三!
  
   以下的表格就是整個選擇某一交通方式的過程,根據各種交通方式在三項因素的比重,加權後可得到一個數字,數字最少就是最後自己所期望的交通方式。以表格的例子,考慮費用、時間、及獨立性後,搭朋友的便車就成為最佳的選擇,視障者當可依此流程,應用在各項活動的交通方式的抉擇。
  
   表格主旨為「參加朋友去購物中心的活動」比較各種不同的交通行動方式,在欄中列出所有可能至某一個地方的交通行動方式。按照費用、時間及獨立性等三項因素分別給予每一個交通方式分數。得分1= 好的方式、得分2= 既不是好的亦不是不好的方式、得分3= 不好的方式,把每一方式的分數合計,選擇那個得分最為此活動最適合的交通行動方式。
  
  
   搭朋友的便車;搭計程車;請父母載;搭公車
  費用:1;3;1;1
  時間:1;2;1;3
  獨立性:2;1;3;1
  合計:4;6;5;5
  
  資料取自: Erin & Wolffe (1999)
  
  
  (2)運用適當的社交技巧:
  
   以前面的例子的最後選擇是請朋友載,然而,朋友要不要載你或朋友會不會找你去逛街,卻取決於你是否具備和出外行動相關的社交技巧。即使朋友會載你一次,還會有第二次嗎?仍是在於這位視障者會不會做人的社交技巧,這一點一直是視障者最弱的部份。有關的社交技巧包括以下現象:第一,何時及如何表達自己非開騎車者的身份,尤其是那些旁人無法一眼看出是視障者的人;第二,融入與學習和車子有關的事物和文化,如汽機車的類型廠牌、洗車、牌照稅及加油種類等,都要有所了解,以便加入和人討論的話題,視障者不要以為自己不開車,任何和車子有關的事情都不用去知道;第三,學習合宜的請求別人協助的方法和態度,請別人載,要事先約好,不可臨時起意就要別人來幫忙,而事後的感謝及回報更是必要。若一同出遊,視障者就可提議且堅持要付汽油錢(尤其現在汽油貴,表達自己付出的誠心更有意義)。而且,相對的回報要能適當,自己要會計算養一部機車和汽車一年需要的費用,才能讓人覺得你是大方的與成熟的。茲舉一例說明其中做法的微妙,視障大學生目前很容易就可領取教育部頒發的獎學金,視障者要大方的請常協助的同學或友人吃二百多元的簡餐,而不是象徵性的請吃一塊小蛋糕。有道是,視障者無法開車的不方便,比起那些有車階級買車及養車是較便宜的,有時想想別人來接我們一程,不只是時間的花費而已。
  
  (3)學習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技巧:
  
   以下多項必備的能力是視障者在使用大眾系統時要具備的,包括對於各種環境結構的了解、能獨立跨越馬路、能獨立找到特定住址、必要時請問別人的能力、能聽從口語指示、問題解決能力、自我倡導的能力、能閱讀車班時刻表的能力、為規畫行程要能看地圖的能力、有能力做出明確的交通方式安排(如前面已提及的規畫行程的決策過程)。
  
   為擺脫視障者是依賴者的形象,為使自己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視障者擁有出外交通方式的靈活安排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環。台南大學視障師訓班前輩陳文雄教授(專長教定向與行動)常說的一個笑話,只要一塊錢,就能走遍天下,因為歷屆學員散佈全台各地,用一塊錢打公共電話,就有人來接你去那裡。如此的談話絕非隨便說說,卻可提供視障者出外交通時面對問題時的參考。
  
   視障者多數不是如前立委鄭龍水先生出門有助理可引導,亦不像英美文學盲博士陳國詩教授,來台南時有一位大學工讀生陪他,但我們有的是要學會的定向與行動基本技巧,我們要有的是良好的社交技巧以尋求資源,解決出外行動的問題,出外的路很長也有很多條,如何選擇一條屬於視障者自己的路,恐怕是讀書與工作的餘,要好好思考的。對於各種的出外交通方式,最好保有彈性,在適當的時機採用適當的方式。套一句登山人士的名言,路是人走出來的,山不轉人轉,在行動上,我們視障者有信心能走出康莊大道,不會在這件事上又成麻煩製造者,而透過我們良好的社交技巧,即使有麻煩,別人亦樂意協助!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南大學特教系副教授
備註:文章來源:FVF視窗
參考網址:http://blog.yam.com/twacc/article/1548664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