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列印已然不是新聞,隨著技術的成熟,它在很多不同領域中被當作重要的工具,比如說,醫學界嘗試印製仿生眼,期待助人重見光明;而法國南特也曾以這技術印出社會住宅,嘗試實現居住正義。但它的用途可不僅止於此,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了照顧到視障朋友的需求,利用了這種技術來製作輔具,把 2D 畫作變 3D,也將展覽帶到一個新的境界。 以文化近用破除藩籬,讓藝術與你我零距離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疑惑:我們為什麼要特別關心視障朋友是如何「看」展覽的呢?這就要先說說「文化近用」(Accessibility) 的概念,隨著文明的進步,我們對於人權也日趨重視、考慮的面向也越發全面,無論生理、心理上有什麼樣的限制,我們都應當盡力讓每個人皆能接觸、享受文化。 不同族群就會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大的圖示、可供輪椅移動的空間;小孩或許需要相對低矮的位置;視障者需要口述影像的服務;而自閉症的觀眾則可能尋求相對單純穩定的環境。 而這次國美館「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常設展,則針對視障群體設計了輔具,讓他們也可以欣賞到臺灣的畫作。設計出這樣的輔具需經過六道程序,分別是: 訊息設計 3D 建模 測試列印 3D 列印 翻模 上色 畫作想要 3D 印,訊息設計要注意 身為本次輔具設計和製作的主要負責人──Ctrl+P 的陳立超先生說,光是第一關「畫作選擇」就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該如何在 100 件展品中選出 3 件最適合的展品作為輔具主角呢? 幾番思索後,團隊從各時期選出一幅代表畫作,日治時期陳澄波的「淡水風景」、戰後初期李錫奇的「無題」,以及 80-90 年代張永村「文明的躍升」。三幅圖畫的繪畫方式和風格各異,卻都擁有共同的元素──「房子」。而這個挑選展品並製作輔具的過程,事實上就像是重新為視障朋友組織了展覽。 在正式開始設計輔具前,有很多面相必須納入考量,設計者必須知道視障者原本是如何透過聽覺、觸覺去學習「房子」的概念;同時也要了解,視覺障礙其實是光譜,並非全有全無,許多視障者擁有部分的殘餘視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團隊選擇將輔具皆做成彩色的。 訊息設計的另一項重點就是「要留下什麼?」面對視障者,過多的訊息並不利於他們了解創作本身,反而會造成干擾混淆,所以團隊必須徵詢美術的專業意見,以決定要留下什麼,並確認畫作的前後關係,以便讓人們在立體化後,能夠藉由觸摸來分辨遠景和近景。在訊息設計完成後,方可進行 3D 建模。 而測試列印的環節可說是至關重要,在這個階段,團隊打印了各種不同的模型,光是牆壁和屋頂的轉折處就試印了 3 種不同的角度:30°、45°、90°,除了要確定高低角度設定對於視障者來說是不是夠明確外,也要注意每處的統一,以免造成訊息混淆。 而為了完整呈現陳澄波的畫作,團隊決定依照 1:1 的大小複製畫作,為此動用了臺灣最大的 3D 印表機「Voxeljet 2000」,最大可印出 2*1*1 公尺的作品(沒錯!比床還大)。陳立超笑道,雖然早就確定尺寸了,但成品出來後「看到真的還是很震撼」。 印製完成後,便需要矽膠翻模,接著就來到最後的上色階段。陳立超談及團隊專門找來了「修復師」而非藝術家,因為他們更懂得要怎麼做才會讓各處眉角顯得自然,也更能夠運用經驗去處理高低落差的過渡區域。打底色之後層層向上疊加,上色前後耗費了近三個月,可說是最考驗功夫的時刻。 水彩立體化,感動更深刻 而在製作水彩「文明的躍升」時,原畫作利用重複的幾何圖形拼湊出擁擠、壓迫之感,而團隊也因應創作,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設計輔具。他們只針對畫作局部設計輔具,並將之放大、做成能夠互動的形式,也因此要挑選更「粗勇」的材質,才經得起反覆操作。 而雖然這幅作品的建模相對單純,製作團隊也將原先多樣的藍色配色簡化成兩個主要的層次,不過,可別以為接下來的製作就一帆風順了!在試印的階段,就發現了新挑戰:上膠時會留下痕跡、邊緣過尖造成觸碰時的不適。 那最後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只好回歸最樸實的方法:用手工打磨。陳立超苦笑著說,做完這件作品,突然覺得團隊也可以考慮做做看修復師的工作。 實作別鐵齒,試印是必須 而最後的作品「無題」則利用分層設計去製作,而由於是團隊所熟悉的工具,印製的過程十分順利,不過,在實際觸摸上卻發現差異並不明顯,於是又經過了墊高、材質改變等等調整,方才大功告成。 而除了 3D 列印的輔具之外,展場也規劃了適合不同族群的教育活動,並且搭配口述影像服務,試圖讓觀展體驗更加完整。 而要說一路以來到底學到了些什麼,陳立超歸納出了幾項重點: 確認輔具的使用環境與需求 慎選合適的軟硬體 千萬、千萬、千萬要先試印 除了要很清楚輔具要如何展示、放在哪兒?然後先確認要使用的軟硬體,並在設計時預先考量各項限制,而「試印」真的很重要啊!如果是沒有用過的設備,一定要試印,因為你永遠不會猜到會出什麼岔子。 要將新的技術應用在文化領域上,需要許多時間來測試、打磨,不過,辛苦總是有代價的;這幾項輔具展出後,畫家張永村本人也親臨欣賞,張先生由於年事已高、又曾經中風行動不便,於是由女兒陪同觀展。女兒說,那份輔具拼圖,就像是給爸爸最好的復健。而張永村先生亦表示,很高興自己的作品可以讓更多人看見。 嶄新的嘗試,讓展覽多了新生命;這麼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總有一天,就能讓所有人都跟藝術文化沒有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