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磚是引導視障者行進的幫手,由於舊有導盲磚設計盲胞反映不佳,營建署七年前要求縣市政府暫停設置,著手研究導盲磚有效的設置模式,並選定六都部分人行道為測試點,今年首度邀視障者實測,預計年底前全部實測結果出爐,藉以制定導盲磚設置的新規則。
現有的導盲磚大致分為鋪成直條狀凸起的引導磚,以及用來提醒與定位、點狀凸起的警示磚,可供視障者行走時參考、確認方位。
營建署為改善導盲磚失靈、同時兼顧輪椅族權益,二○一四、二○一七年陸續於雙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直轄市,測試新版導盲磚鋪設方式,最大的特色是人行道不再鋪設一整條導盲磚,而是淨空以規律、整齊的邊緣供視障者摸索前進,只在接近路口前鋪設橫向、點狀凸起的警示磚提醒。
至於人行道於十字路口廣場的導盲磚鋪設則有兩種版本,二○一四年測試時,只在斑馬線前,鋪設材質與周遭有差異的地磚作為「定位點」,視障者需利用人行道邊緣高低差找到定位點。
後因各縣市使用材質不一,有視障者對定位點「無感」,還有人找不到,二○一七年又再修正,將定位點統一改採有凸起的警示導盲磚,廣場也追加引導視障者至斑馬線前的導盲磚。
台北市視障者許秀柱實測位於大安森林公園旁的導盲磚測試點後表示,直線區段少了導盲磚問題不大,但邊緣可能有自行車停放、凸出的座椅容易撞到。
視障者李依娜則說,走路時仍會聽音辨位,注意力不會完全集中腳底,且因鋪設太多導盲磚,單靠腳底感覺反而不知哪裡是斑馬線前,最後還是靠地面傾斜、車流聲才能確定。
營建署道路工程組分隊長鄭惠心表示,現於大安森林公園、信義路部分區段試辦二○一七年版本的導盲磚設置方式,確實有使用上仍不方便的聲音,待其他縣市實測結果後將統整,希望年底前綜合兩種版本優點,提出可供地方依循、新的導盲磚設置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