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弱勢民眾數位落差」公聽會10日召開,與會專家、學者表示,對於偏鄉地區、身障人士等弱勢民眾而言,網路需求比一般人更多、時間更長,呼籲政府一定要研擬一套完整的費率優惠措施,縮短數位落差。 一般人查找網路資訊快速又便利,但對於視障、聽障人士來說相當困難。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究員,同時也是一名視障者的王建立表示,因為看不到網頁,需要「螢幕報讀」軟體,通常一般人花5分鐘看完網頁資料,視障者卻可能需要半小時,如此一來使用時間長、寬頻流量需求高,費用也相對提高,的確需要政府補助業者制訂優惠措施。 行動寬頻促進會會長何薇玲舉例,「電子導盲狗」APP協助視障人士安全步行,但這類軟體因不斷計算、定位之故,網路頻寬需求大,費用也高,並非所有視障人士負擔得起。 NCC表示,針對沒有商業利基的偏鄉地區,已設立「普及服務基金」。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執行秘書劉莉秋則表示,電信業者每年也投入約8至9億元配合提供服務;目前配合NCC建設高抗災平台,協助偏鄉急難救助狀況。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3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發現,家庭上網率跟家庭收入高低成正比。立委李昆澤指出,家庭收入低的地區通常也處於偏鄉地區,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鄉子弟有更多機會。 NCC回應,針對視聽障人士,「無障礙網頁2.0」草案正著手與各界溝通,承諾在1個月內完成;NCC未來在偏遠地區的縮短落差政策也會朝向行動通訊發展,讓民眾出門在外也能輕鬆上網,並討論弱勢民眾惠率優惠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