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頭美化圖檔
一根盲人手杖相伴 他的足跡遍佈世界
聯合新聞網

撰文時間:2017/9/28

 

  
  
  
  
  前言:40天,1100餘公里,135萬多步。40歲的盲人曹晟康,用雙腳和兩根盲杖丈量了北京到西安的距離。曹晟康計畫用兩年時間,重走「一帶一路」。現在,他才剛剛完成第一個小目標。這不是他的第一次出發,雙目失明並未阻礙他對世界的探索,他此前已走遍6大洲34國。
  
  在過去的5年中,曹晟康的足跡已遍布6大洲、34個國家。他曾登頂吉力馬扎羅雪山,也曾徒步穿越庫布齊沙漠(位於內蒙古,中國第七大沙漠);曾參加過帆船帆板比賽,還曾順利跑完半馬比賽。
  
  「既然我看不見這個世界,那就讓世界看見我」,曹晟康說,「我可以聽,可以聞,可以觸摸,只要用心,我有很多方式享受旅行的樂趣。」
  
  瘋狂閃念 兩年重走「帶路」
  銅鑄的玄奘法師左手捻念珠,右手執禪杖。他身後的大雁塔靜靜矗立。
  
  8月27日上午,當曹晟康穿越如織遊人,抵達西安大雁塔南廣場玄奘像前時,他與同行的大學生志願者吳凡深深擁抱,忍不住落淚。
  
  此前的40天中,曹晟康和吳凡從北京出發,穿越河北、山西、陝西三省,途經保定、石家莊、晉中、平遙、渭南等地,抵達西安。
  
  今年5月,曹晟康聽到新聞稱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他當即萌生一個有些瘋狂的念頭:何不在下屆論壇舉辦前,將「一帶一路」重走一遍?
  
  「我計畫先徒步完成陸上絲綢之路的旅行,再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用兩年時間,走遍『一帶一路』。」曹晟康說,他將這一宏大計畫拆解成許多小目標,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從北京走到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
  
  他本想獨自啟程,但朋友們勸他找個旅伴——如此漫長的徒步,對正常人都很吃力,何況車多路雜,對盲人來說,危險太大。
  
  最初,他在微博上招募志願者,「報名人挺多,但有的一聽說沒有贊助、需要自費,就退縮了。有的從未有過徒步或戶外運動經歷,出於安全考慮,我也拒絕了」。
  
  曹晟康想起今年剛認識的忘年交,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一男生吳凡,他們很聊得來,還曾一起跑步和攀岩。
  
  收到曹晟康信息時,吳凡正打算花兩周從北京騎車回江蘇揚州的家過暑假。「行程規畫、裝備、自行車都準備好了,曹老師卻發微信問我要不要和他走去西安」?吳凡糾結了幾天,決定接受這個難得的挑戰。
  
  坎坷行程 盲杖磨掉一大截
  雙目失明,並不影響曹晟康對運動的熱愛。2006年,他曾參加廣東省第五屆殘運會,奪得200米短跑銅牌;2012年,他作為唯一殘障選手,參加三亞帆板熱身賽,獲頒「最佳體育精神獎」;今年3月,曹晟康在蘇州金雞湖第一次嘗試半馬,在三名志願者的引導下,他跑出了2小時11分32秒的成績。
  
  但如此長時間、長距離的徒步,對曹晟康來說還是第一次。從北京到西安,比他想像的更坎坷。
  
  背著20多公斤的行囊,在烈日下走了三、四天後,曹晟康的雙腳就磨出水泡,肩膀也磨破了皮。「聽朋友支招,我們買了幾包衛生巾,貼在肩膀上和鞋裡,緩解疼痛,還真挺管用。」曹晟康說。
  
  行至河北和山西交界處,重型卡車明顯增多,地形也變得上下起伏。吳凡說,他們沿著盤山公路在太行山脈間穿行,路本就不寬,左邊是飛馳的大卡車,右側是近一米深的排水溝,為了避讓卡車,曹晟康曾不慎滑進水溝摔傷膝蓋,扭傷了腳。
  
  每天,他們至少要走25公里。每走5公里,就停下來鬆鬆鞋帶,稍事休息。通常,吳凡在前方開路,踢開石塊、樹枝,用「預告式」的口令提醒曹晟康注意路況。
  
  路況好時,曹晟康最快一小時能走六、七公里。兩根盲杖用得爐火純青,既能探路,又能支撐。
  
  吳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19歲的他體能比不上40歲的曹晟康,有時走得久了,他體力不支,不由自主放慢步伐,曹晟康就會主動走到前面開路。
  
  1100多公里的里程結束後,曹晟康的雙腳布滿厚厚的老繭和十幾個血泡,一雙新鞋穿得張開了嘴,襪子也磨破了好幾雙,兩根嶄新的導盲杖被磨掉了十幾厘米。
  
  溫暖相遇 路邊小販送西瓜
  一路走來,他們遇到的溫暖的人和事太多太多。
  
  徒步第四天,他們在河北徐水縣吃午飯,隔壁桌的一對夫妻主動攀談,並幫他們結了賬。抵達保定市區時,路邊賣西瓜的大姐聽到他們的故事,免費送了個西瓜。「雖然背著很重,但這是『愛的負擔』」,曹晟康說。
  
  曹晟康用自己的方式享受旅途的樂趣。休息間隙,吳凡用藍牙音箱放音樂,興之所至,曹晟康會跟著高歌;路邊的小野花,曹晟康會捧起來細嗅芬芳;路過果園,他也開心地撫摸碰到頭的果子,輕聞果香。
  
  他更喜歡跟人聊天。他會向路邊唱秦腔的大爺請教,也會給賣瓜大姐講「一帶一路」的意義,「咱們幫巴基斯坦、非洲搞基建,路修好了,你的瓜就不愁賣了」。
  
  他們還不斷撿拾沿途被丟棄的塑料垃圾,用大塑料袋裝著,找到垃圾桶扔掉,或無償交給廢品收購站。一路下來,光飲料瓶就撿了1000多個,並勸阻了很多司機隨手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
  
  旅行意義 讓世界「看見」我
  這並非曹晟康第一次走出家門。
  
  8歲時,曹晟康遭遇車禍,雙目失明。經歷了不甘、憤懣與絕望後,18歲起,他開始學習推拿,希望養活自己。2001年,他離開老家安徽淮北,先在廣州工作3年,後選擇北漂,成為一名正骨推拿按摩師。
  
  他漸漸有了積蓄,開了店,結婚生子。後來,他炒股失敗,婚姻也走到盡頭。心灰意冷之下,他跑到新疆、青海和西藏「逃避痛苦」。在拉薩大昭寺,頭疼欲裂的他聽到了僧眾念經朝聖的聲音,忽然釋然,「這個世界還有許多美好,我憑耳朵、憑知覺,一樣可以感受到」。
  
  2010年,曹晟康關掉了在北京的店面,開始在境內旅遊。2012年4月首次踏出國門,懷揣4200元,歷時24天,隻身穿越柬埔寨、泰國、越南和寮國。
  
  從此,他感受到了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
  
  2013年,他遊覽印度、尼泊爾,並橫跨美國10個州13城;2014年,他先在澳洲工作並旅行3個月,又用一個月完成歐洲之旅,一覽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2015年,他遊覽墨西哥、智利;去年,他又隻身前往非洲,並登頂吉力馬扎羅雪山。
  
  沒有太多錢,只會幾句簡單的英語,在過去5年,曹晟康的足跡已遍布6大洲、34個國家。
  
  「你什麼都看不見,去哪兒旅行對你有區別嗎?」曹晟康常被這樣問。
  
  「既然我看不見這個世界,那就讓世界看見我。」他的微博名叫「曹晟康看世界」,儘管不能用雙眼欣賞風景,他說,「我可以聽,可以聞,可以觸摸,只要用心,我有很多方式享受旅行的樂趣。」
參考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335/2679567
Top